“充电”提质效,培训强素能——绥化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
时间:2024-05-11
来源:本站
作者:绥化市发稿
编辑:于苗苗
录入:绥化市发稿
审核:张思锐
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公益诉讼检察队伍专业化、正规化、职业化建设,提升全市公益诉讼检察队伍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,促进全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,5月9日至10日,绥化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了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培训,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刘苏生,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李书平,市院第六检察部全体干警,各基层院分管公益诉讼工作院领导,公益诉讼部门主任及业务骨干参加培训。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徐洪艳作开班动员讲话。

此次培训坚持“检学研”一体化,培训内容涵盖“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办理、培育、撰写路径与方法,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办案实务,自主研建数据模型展示,考评目标剖析解读”等方面。采取辅导授课、经验交流、案例教学、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,突出办案、学习、研究相结合,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。

绥化市院干警张立男就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办理、培育、撰写路径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,深入分析典型案例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、根本原因及解决路径。授课契合实务需要,增强了听课人员对典型案例的重视程度和规范意识。

安达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副主任刘静以《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实务》为题作交流发言。重点从行政机关界定、国有财产损害事实分析、办案难点梳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。

5月9日下午,绥化市院干警潘爽就知识产权保护、妇女权益保护等领域重点问题进行专题授课,深入讲解如何办好重大、有影响的公益诉讼案件,有效解决了基层办案过程中的疑难问题。

兰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侯林围绕《公益诉讼高质效案件线索发现途径探索与思考》进行专题授课,课程内容既有理论上的讲解,又有结合实践的案例分析,生动的教学让参训人员获益匪浅。

5月10日上午,绥棱县公益诉讼部门主任费朝磊、安达市院公益诉讼部门副主任刘静、海伦市院干警张琪分别就本院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模型进行现场演示,生动直观地展示数据分析方法、模型应用、社会治理效果等情况。



培训期间,市院副检察长刘苏生、市院专职委员李书平、市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徐洪艳还与各基层院分管院领导、主任就坚持目标导向,立足各院实际,如何提升办案质效进行深入交流,重点听取各基层院针对高质效案件办理、典型案例培育、模型研建推广、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情况汇报,并就各院提出的突出问题逐一进行解答。

会上,刘苏生副检察长对接下来如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:一要坚持目标导向,狠抓工作落实。以抓实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牵引高质量发展,坚持稳规模、提质效、出亮点,加大办案力度,尽快消除办案领域空白。二要加强业务学习,注重成果转化。深入学习最高检、省院发布的典型案例、指导性案例,借鉴其中好的经验做法,有针对打造培育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。三要深化办案模式,提升监督质效。围绕市院部署的三大区域性专项,多角度寻找办案切入点,拓宽办案思维,注重影响大、效果好的高质效案件办理与“诉”的案件培育。四要推进智慧检务,助力提档升级。加快模型研发进度,进一步促进大数据在公益诉讼线索发现和分析研判等的有效运用,推动公益诉讼工作提档升级。

本次培训紧扣绥化公益诉讼检察的工作实际,为提升办案精准性、规范性提供了经验指引,是一次重要的“知识充电”,对于全市检察公益诉讼深化调查研究,真正把情况摸清、把问题找准、把对策提实,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